熱點關頭詞:
熱點關頭詞:
2021年小麥病蟲害以赤霉病、白粉病、紋枯病和蚜蟲等“三病一蟲” 和惡性雜草為主攻工具,統籌小麥條銹病,捉住關頭機會和落實關頭辦法,實在進步防效,加重危險喪失。
一:小麥赤霉病
對峙“防備為主、自動反擊”的防治戰略,實在做到“用定期間、用對藥種、用足藥量、防足次數”。
(一)是適期用藥。初次用藥須把握在小麥揚花初期,做到“揚花一塊、防治一塊”;普通產生地域一次用藥全籠蓋,對高感種類、生養期極不整潔和花期遇連陰雨氣候的重發地域兩次用藥不擺蕩;若小麥揚花期遇連陰雨氣候,可挑選雨隙或搶在雨前施藥,藥后6小時內遇雨要實時補治。
(二)是公道選藥。自動選用氰烯菌酯、丙硫菌唑、氟唑菌酰羥胺、戊唑醇及其復配制劑,替換多菌靈、多酮等抗藥性強的藥劑種類,推動赤霉病防控藥劑進級換代;要輪換利用差別感化機理的藥劑種類,慎用吡唑醚菌酯、嘧菌酯等單劑。
(三)是迷信施藥。推行利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、自立飛翔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器,要用足藥量和水量,確保防治結果,此中噴桿噴霧機畝用水量20~30kg,靈活彌霧、靜電噴霧畝用水量15~20kg。
(四)是枯燥入庫。當令搶收,去除病粒,枯燥入庫,防止濕籽入庫增添毒素凈化危險。
二:小麥白粉病
要把握在病發初期自動用藥防治。即小麥拔節孕穗期,對早發重發田塊,病株率達5-10%或病葉率達1-5%的田塊零丁防治,抬高病情產生基數;抽穗揚花期病株率達15%或上部三張功效葉病葉率達20%,連系赤霉病防控,一并用藥停止防治,重發地域第一次防治后隔7-10天停止第二次防治。要用足藥量和水量,噴勻噴透,藥劑種類可選用吡唑醚菌酯、醚菌酯、戊唑醇、丙環唑、腈菌唑、氟環唑等。連系小麥赤霉病防治時,慎用吡唑醚菌酯、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藥劑。
產物稱號:潛圖
無限成份:400克/升戊唑醇·咪鮮胺水乳劑
防治工具:小麥:紋枯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銹病
三:小麥紋枯病
2月尾至3月上中旬小麥返青拔節初期,紋枯病菌侵莖前、病株率達5-10%展開防治;對重發田塊,在第一次防治竣事后7-10天停止第二次防治。防治藥劑可選用噻呋酰胺、戊唑醇、已唑醇、井岡霉素等單劑或復配劑。要用足藥量和水量,可選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、高效自立飛翔植保無人飛機于凌晨露珠未干時或黃昏施藥。
產物稱號:潛圖
無限成份:400克/升戊唑醇·咪鮮胺水乳劑
防治工具:小麥:紋枯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、銹病
四:小麥條銹病
在增強田間監測的根本上,對初期零散產生區,做到 “發明一點、防治一片”,辦理保面,抬高菌源基數,下降前期風行危險。在穗期病葉率達5%,實時構造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,謹防大面積風行成災;防治藥劑可選用烯唑醇、戊唑醇、氟環唑、丙環唑、醚菌酯等。
五:小麥蚜蟲
重點抓好穗蚜防治,對百穗蚜量達500頭或有蚜穗率達5-10%時,實時構造展開防治。防治藥劑可選用呋蟲胺、啶蟲脒、噻蟲嗪、噻蟲胺、氟啶蟲胺腈、吡蚜酮等。
產物稱號:酷蜻蜓
有用成份:10%氯蟲苯甲酰胺·聯苯菊酯懸浮劑
防治工具:蚜蟲,粘蟲
六:麥田雜草
精確把握防控期間。初春把握在禾本科雜草齊苗后停止防治,闊葉雜草防治嚴酷把握在小麥拔節期前用藥,小麥拔節后制止利用除草劑;要在日均溫5℃以上搶好天用藥防除,防止在高溫寒潮前后用藥,低洼積水田謹嚴用藥,以防止產生藥害。迷信挑選藥劑種類。要按照草相和抗藥性等環境,選用對路藥種。對以罔草、看麥娘屬等為主的禾本科雜草,可選用唑啉草酯、異丙隆、三甲苯草酮等藥劑防除;對以豬殃殃、繁縷等為主的闊葉雜草,可用氯氟吡氧乙酸、2甲4氯鈉、雙氟磺草胺、氟氯吡啶酯等藥劑防除;對禾本科與闊葉雜草混生田塊,可挑選上述兩類藥劑組合用藥;嚴禁選用長殘留期除草劑,防止影響后茬作物。